新闻中心
58岁大爷每天练“大跨步”,两年后中风离世,医生:锻炼谨记2点
58岁的老张每天雷打不动在小区里“大跨步”锻炼,那夸张的步幅总能引来邻居们的注目。可谁能想到,这位看似健康的运动达人,两年后却突发脑出血进了ICU。这种悲剧并非个例,很多中老年人都在用错误的方式“自我感动式健身”。
一、为什么“大跨步”暗藏风险1、超出关节承受范围
中老年人关节退变是普遍现象,过度跨步会加速髋关节磨损。医学观察发现,步幅超过身高的45%就会给膝关节带来3倍压力。
2、诱发血压波动危险
猛然抬腿动作会导致血压骤升,对已有血管硬化的人群尤为危险。临床数据显示,剧烈运动时收缩压可能瞬间升高50mmHg以上。
二、中老年人科学运动两原则1、强度要“聊着天能完成”
运动时应该保持能正常对话的状态,心率控制在(220-年龄)×60%左右。比如60岁人群,运动时心率不超过96次/分钟为宜。
2、时间要“见好就收”
单次运动控制在30-40分钟,每周累计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足够。出现胸闷、头晕等信号必须立即停止。
1、改良版健步走
步幅控制在自然舒适范围,配合摆臂动作。建议选用缓冲好的运动鞋,在塑胶跑道或草地上进行。
2、水中运动
水的浮力能减轻关节负担,水中漫步、太极等都是优选。水温保持在28-32℃最理想。
3、抗阻训练
使用弹力带进行轻度力量训练,每周2-3次,能有效保持肌肉量。注意动作要慢,每组8-12次即可。
1、做好健康评估
有慢性病的人群要先进行运动风险评估,特别是心血管和骨关节检查。
2、充分热身
进行10分钟动态拉伸,重点活动髋、膝、踝等关节。体温微微升高再开始正式锻炼。
3、备好应急物品
随身携带手机、急救药物,避免单独在偏僻处锻炼。糖尿病患者要准备糖果。
运动本是为了健康,千万别让锻炼变成“自残”。记住老张的教训,选择适合自己年龄和体质的运动方式,循序渐进才是长久之道。现在就开始调整你的锻炼计划吧,为了能继续享受含饴弄孙的晚年时光!
温馨提示:内容中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,不构成用药指南,不作诊断依据,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,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。